考試緊張造成的心理障礙表現為以下7種癥狀。
第一種為坐臥不寧煩躁不安,難以名狀的不舒服,無法安靜。
第二種為易發脾氣,看什么事情都不順眼,常因小事大動肝火,尤其在家中比較明顯。
第三種為睡眠不好,入睡困難或是早醒,或是需要人陪伴,醒后內心失落,感覺空蕩蕩的。
第四種為注意力不集中,頭痛頭暈,心慌,出虛汗,手腳發抖,發涼,全身疲乏無力、沒精打采。
第五種為反復檢查整理物品、書籍,總感覺自己有什么東西沒有做好。
第六種表現為感到自己丟人不愿出門見人,尤其是對過去熟悉的或對自己有過好評的人。躲在家里不下樓,人少的時候偶然出來一次,也是低頭順墻根走。
第七種表現為茶飯不思、饑飽不顧、形容邋遢。懶惰,貪睡,不愿起床,對生活中的日常事情失去興趣,做事沒有耐力和耐心。有時情緒低落,自覺委屈,想哭。
考生出現焦慮障礙,有來自學生和家長兩方面的因素。一些考生是怕考試失敗讓家人失望,怕考上大學要面臨獨立生活等。而父母內心的壓力、恐懼、焦慮等情緒,也會傳遞給孩子。
建議家長和考生要共同努力擺脫高考焦慮癥,可用5種方法來進行。
第一,考生要理解自己、了解自己、把握自己、相信自己,同時客觀評價自己的能力、現實狀態、成績水平和全面素質。
第二,要把人生作為整體看待,給生活全面的品評。不要只盯著一時一事而將危險放大,嚇唬自己。
第三,要以平常心看待考試,將高考看作小測驗。
第四,家長和考生要共同減壓,家長切不可給考生過多的叮囑。
第五,學習一些放松訓練的方法,如聽聽音樂、跑跑步,緩解緊張的情緒。